“南柯一梦”与“黄粱美梦”都可比喻虚幻的事情一场空。但“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并不特指好梦或恶梦;“黄粱美梦”指有美好境遇的梦。这些故事目的在于:让人不要贪恋富贵荣华,要把功名富贵看作一场梦。
4.梦笔生花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南宋·张孝祥《鹧鸪天》:“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枯笔梦生花。”
典故一:相传南朝时,纪少瑜在幼年的才华并不出众,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诚心感动了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书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梦见著名的文人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用这支笔能够写出最漂亮的文章。纪不瑜梦醒之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从此,纪少瑜的文章大有长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纪少瑜是南朝有名的文士,他自幼专攻《六经》,善于谈吐,对答如流,深受当时读书人的钦佩,后来官至东京大学士。
典故二:一天深夜,大诗人李白在睡意朦胧中,一边吟诗,一边随风飘到了一座海上的仙山。只见四周云海苍茫,花木葱茏。李白被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正在这时,一支巨大的毛笔耸出云海,足有十多丈高,像一根玉柱一样。李白心想:“如果能得到这枝巨笔,用大地作砚,蘸海水为墨,拿蓝天当纸,写尽人间美景,那该有多好。”就在他浮想联翩之时,忽然听见一阵悠扬悦耳的仙乐,并有五色光芒从笔端射出,接着在笔尖开放出一朵鲜艳的红花。那支生花笔渐渐移动,朝着他飘然而来。李白眼看那支光芒四射的生花妙笔越来越近,便伸手去取,当快要摸到粗壮的笔杆时,不觉惊醒,原来是黄粱一梦。李白梦醒之后,反复回想梦中情景,总想不出是在什么地方。他决心遍访名山大川,寻找梦中仙境。后来,李白云游到黄山,一见这支生花巨笔,不觉失声大叫:“以前我梦中所见的生花巨笔,原来就在这里。”据传说,自从李白见到“梦笔生花”后,名诗佳句便源源而出,一发而不可收。
“梦笔生花”,又作“妙笔生花”,其含义为:才思日进,比喻杰出的笔法或文笔,才情横溢,文思丰富。
5.江郎才尽
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其实并不是江淹的才华已经用完了,而是他当官以后,一方面由于政务繁忙,另一方面也由于仕途得意,无需自己动笔,劳心费力,就不再动笔了。久而久之,文章自然会逐渐逊色,缺乏才气。
成语释义: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文思渐衰竭,本领渐尽。它与“梦笔生花”这一成语典故来历相近,但含义相反。
6.神鬼托梦
相传周文王梦中受神指示,只要他在东方的悬崖之上寻得一位直钩垂钓的老者,他便可以安天下,定四海,成就不朽霸业。周文王找到的正是史上名人姜子牙姜太公,于是姜子牙辅佐周文王父子,挥军与诸侯会师于盟津,率兵和四方部族伐纣,战于牧野,平武庚、管叔、蔡叔之乱,“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此皆因“太公谋计居多”。
7.说感武丁
“说感武丁”的故事见于《史记·殷本纪》。
傅说(音“悦“)是继伊尹之后,商朝第二位奴隶出身的贤臣。傅说是古代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人,出身奴隶,曾在傅岩山一带劳动,因发明了”版筑法“(干打垒筑墙)而闻名遐迩。武丁是商朝第二十二位君主,在位59年。继位前,武丁被父亲送到下面去体验生活、增长才干,故而结识了傅说。傅说知识渊博,很有雄才大略,但他是奴隶身份,无法重用。武丁继位做了商王,很想振兴殷商,苦于没有良相辅佐,就想到了傅说。但怎样才能让大臣们同意呢?武丁苦思冥想。
有一天上朝的时候,他说:我昨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上天给我派了一个能臣,帮助我复兴殷商。这个人现在傅岩山修路,长得什么样子等等,说得有鼻子有眼。商朝人都迷信,敬重鬼神,对武丁所说坚信不己,就在傅岩山找到了傅说。傅说被拜为相,辅佐国政,实行了"治乱罚恶、畏天保民、选贤取士、辅治开化"等一系列政治措施,缓解了各种社会矛盾,很快使商王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史称“殷道复兴”。
由于傅说是通过托梦,感传给武丁的,所以是“说感武丁”。
8. 灵魂出游
相传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道人看到一个和尚在睡觉,突然有一条小蛇从和尚的脑袋处跑出来。这条蛇遇上唾液就吃,碰到尿壶就喝,出门过了一条小沟,在花丛边转了一圈,又想过一条小沟,但因为沟里有水没过去。蛇回来了,道人把刀插在地上,蛇看到刀很害怕,另找了条路回到和尚的脑袋里。这时和尚醒了过来,说:“我梦见吃了好东西,喝了美酒,又过了一条小江,遇见几十个美女,想过另一条江,水大没过去。我回来遇上强盗,绕路才回来。”
这个梦故事想说明的是灵魂可以用动物形态出游而形成梦。
9.石竹祁梦
在神州大地上,有一处以祈梦为特色的文化空间,这就是被海内外游人誉为“人间灵宝,中华梦乡”的石竹山(位于福建东南沿海著名侨乡福清市)。徐霞客在《石竹山游记》中说:“闻宏路驿西十里,有石竹山,岩石最胜,为九仙祈梦所。”
石竹山独特的地磁感应和幽雅的自然空间吸引了探奇者和修道士。相传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的挚友何堠育有九个儿子,据说都是瞎子,平日间相依为命;他们随父亲到了冶城(即现在的福州),就在市中的于山落脚炼制外丹,后来他们又到了福清的石竹山,修炼内丹,因为修炼有成被尊为九仙。由于九仙修炼场所具有特别的地磁引力,前来祭拜九仙的信众停留歇息时往往恍惚人梦,久而久之,何氏九仙君便成为人们祈梦的智慧象征和精神纽带。
微信号搜索:中华诗文学习,或shiwen_xuexi
来稿请投:shiwenxuexi@163.com
欢迎读者朋友以个人名义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目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