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杨振毅然辞去公职,决定走上经商之路。他先是尝试养猪、养鸡,甚至发明了一种隐形窗帘,但这些项目都未能取得成功。
直到有一天,他在市面上发现传统酱油瓶盖容易漏油,便突发奇想,设计了一款带拉环的酱油瓶盖。
有了初步的成就之后,杨振就在自己的家乡湖南宁乡县投资成立了加加酱油厂,他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三亩土地和几台设备,开始了酱油生产。
当时湖南的酱油市场已经被一些老牌企业占据,但杨振依然凭借创新的瓶盖设计以及独特的市场营销,逐渐打开了局面。
加加酱油的瓶盖设计不仅解决了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漏油问题,还提升了生产效率,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
极其冒险的决定
随着加加酱油逐渐获得市场认可,杨振也开始思考如何扩大品牌影响力。2003年,他做出了一个充满风险的决定——将公司所有的积蓄投入4800万元,拍下了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位。
这一决定几乎是孤注一掷,但也正是这一广告,让加加酱油迅速走向了全国,进入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加加酱油的品牌影响力开始迅速扩大,在许多地方超越了曾经的行业巨头,成为了市场的佼佼者。
之后杨振又开始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他不断推动产品创新,推出了减盐酱油、零添加酱油等新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还进一步巩固了加加食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012 年加加食品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实现上市,凭借这一成就,成为了中国酱油行业中首家成功上市的企业,获得了 “中国酱油行业第一股” 的称号。
此时的杨振,凭借加加的成功,跻身了胡润富豪榜,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酱油大王”。
公司市值一度突破百亿,达到了事业的巅峰。
急转直下的发展
公司上市后,杨振并未专注于加加酱油的主业,而是频繁涉足其他行业,甚至进行了一些跨界投资。
2015 年杨振拿出 5000 万元资金,对云厨电商的股份进行收购,最终成功持有该电商平台 51% 的股份。其背后的目的,是期望能够借助云厨电商这一平台,实现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然而这笔投资并未带来预期的回报,云厨电商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接二连三的投资失败,让加加食品的财务状况日益严峻。
尽管如此,杨振并没有收手,反而加大了投资力度。
2018年,他又做出了一个看似天才,实则充满风险的决定——收购大连金枪鱼钓。
这个主营金枪鱼捕捞的公司与加加酱油并无任何直接联系,而杨振却用47亿元的高价收购了它。
对于这一跨界收购,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质疑,认为这笔交易缺乏合理性。果然金枪鱼钓的收购并未能为加加食品带来任何盈利,反而加剧了公司的债务负担。
除了盲目扩张,杨振的家族化管理也成为了加加食品日益衰退的一个原因。
上市后的加加食品,几乎成为了杨振家族的私有企业。
公司股权的分配几乎全部给了杨振的妻子、儿子和其他亲戚,家族成员的亲戚关系使得公司管理层的权力分散,导致了内部的混乱。
多个家族成员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最终导致了决策上的混乱与资源的浪费。
与此同时酱油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海天味业、千禾味业等强劲的竞争对手不断蚕食加加的市场份额。
即便加加在早期凭借创新的瓶盖设计和央视广告的助力取得了市场的领先地位,但随着各个品牌的崛起,加加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特别是在销售渠道的建设上,加加食品的投入明显不足,导致其品牌的市场渗透力逐渐减弱。
从2018年起,加加食品的业绩开始下滑,连续三年亏损,负债飙升。公司的股票屡次遭遇下跌,最终面临退市危机。
2019年杨振和其家族成员多次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累计被执行金额高达46.38亿元。
加加食品的债务危机已经达到无法挽回的程度,杨振的财富也从巅峰时期的几十亿元迅速缩水至数亿。
如今的加加食品,已不再是当初那个家喻户晓的品牌。许多超市的货架上,已不再能看到加加酱油的身影。
尽管杨振曾经为加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带领公司走过了一段辉煌的时光,但他过度扩张、不务正业的投资决策最终使得加加食品陷入了困境。曾经的“酱油大王”,如今成为了“老赖”,与曾经的辉煌相去甚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