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後人尊稱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等。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
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位。 最有影響力的有十幾位,他們分別是:
1:“復聖”顏回;顏回(子淵),又稱(顏子、顏淵、子泉)。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居孔門第一位。
2:“行聖”子貢;
3:“傳聖”卜商,字子夏,勤奮好學,長於文學,對詩有深入的研究。
4:“宗聖”曾參;
5:“閔子”,閔損,字子騫,以德行修養而著稱,在這方面和顏淵齊名。
6:冉伯牛,又被尊稱為“鄆公”、“先賢冉子”。在孔子的弟子中,他的德行與“顏淵、閔子騫”一樣端正正派。
7:冉雍,又稱(冉有、冉求、子有、仲公),多才多藝,品學兼優,為人度量寬宏,性格謙遜、長於政事,後被贈封“薛侯、下邳公,薛公”。
8:宰予(宰我),能言善辯,後被追封為“齊侯”、“臨淄公”、“齊公”,“先賢宰予”。
9:子路。
10:子張。
11:言偃,又稱(子游、言遊、叔氏),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後學成南歸,道啟東南,對江南文化的繁榮有很大貢獻,被譽為“南方夫子”,尊稱“言子”,被加封為“吳侯”,“丹陽公”,“吳公”。
12:閔損,字子騫,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修養而著稱,在這方面和顏淵齊名。
13:端木賜,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