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浅表静脉)
历经探索,医生们发现将患者的静脉和动脉连接起来,既能满足血流量要求,又安全易于操作。动静脉内瘘这个名字也因此而来。
(内瘘手术实图)
02
一、什么是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简单来说,就是将动、静脉连通缝合。手术一般局麻下就能完成,术中疼痛不明显,只需要保持相应手术肢体静止就可以。医生会切开皮肤,通过一个小切口寻找到目标动脉和临近的静脉,分别切开一个小口,再用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缝线把它们缝合在一起,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即通常所说的动静脉短路。这项工作可比绣花活精细多了,有些血管太细的情况,医生甚至要佩戴放大眼镜来进行手术。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
二、动静脉内瘘怎么分类?
根据手术位置高低分为低位瘘和高位瘘。低位瘘主要在手腕部进行血管吻合。高位瘘在肘部进行血管吻合。
根据动脉和静脉之间是否有人工血管分为:没有人工血管的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和有人工血管的移植血管动静脉瘘(AVG)。
三、动静脉内瘘血管吻合方式有哪些?
根据动静脉上的切口类型,吻合方式分为三种:端端吻合、端侧吻合、侧侧吻合,首选动、静脉端侧吻合。
(内瘘吻合方式)
四、动静脉内瘘手术原则
先用上肢血管,后用下肢血;先非惯用侧,后惯用侧(右利手选左手造瘘,左利手选右手造瘘);先远心端后近心端(先用远离心脏的腕部血管, 再逐步使用接近心脏方向的血管)。
五、什么时候建立动静脉内瘘比较好?
内瘘并非手术好了就可以马上使用,因为内瘘成熟一般需要 4 周左右,所以千万不要等到需要做血透了再手术。建议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在25ml/min 或肌酐 352umol/l 时,预计 3-6 个月内需要接受血透治疗,就应考虑此手术。对于老年人、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合并其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早做准备。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提前建立好。
六、动静脉内瘘什么时候可以使用?
内瘘成熟就可以使用。成熟是指静脉明显扩张动脉化(达到一定血流量)。一般术后 2 周内不能使用,过早使用容易损伤血管壁、导致血管纤维化和管腔狭窄等并发症,使用寿命缩短。建议在术后 4-6 周使用,术后还需要做健瘘操进行锻炼,使用前需医护人员全面评估血管管壁、管径、流量、震颤等情况。
七、如果内瘘还未成熟就马上要血透了怎么办?
血管通路有长期、临时两种。动静脉内瘘是长期通路中的一种,如果临时需要,还可以选择临时透析通路,如股静脉插管、颈内静脉插管等。动静脉内瘘相对于中心静脉插管,使用时间长,感染率低,易于穿刺操作等优点。所以,一般首选动静脉内瘘。
03
动静脉内瘘术后注意事项
1. 抗凝药使用:存在高凝状态或血压较低,且术后无渗血,可给予全身抗凝,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低分子肝素。
2. 术后渗血:轻压止血,压迫时注意监测血管震颤;严重的需结扎止血。
3. 功能检查:术后早期应多次(4次/天)检查内瘘震颤和血管杂音, 以便早期发现血栓等。如果发现震颤变弱或者消失, 应及时就诊。
4. 术后24小时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动, 促进血液循环, 防止血栓形成。术后10天开始做健瘘操。
5. 每3日换药1次,10-14天拆线,注意包扎敷料时不能太紧。
6. 术后 2 周内术侧禁止缠止血带,避免术侧肢体输液、抽血、量血压。
7. 衣袖要松大,术肢避免佩带饰物,内瘘侧肢体不能受压、负重,睡觉时可将软枕垫于术肢下方, 促进静脉回流, 减轻肿胀。
8. 保持手臂清洁,伤口愈合后每天清洗局部,预防感染。透析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 防止感染。
9. 注意保护内瘘侧肢体,避免碰撞受伤,防止冷空调直吹。
10. 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防止高血压,避免低血压的发生。
04
内瘘堵了怎么办?
如果把内瘘堵塞比喻成下水道堵塞,倒入溶解剂溶解垃圾就叫药物溶栓,用管道疏通器疏通就叫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术),把下水管道切开取出垃圾再缝合上就叫切开取栓, 把堵塞下水管道截掉重新安装新管道就叫内瘘重建术,在堵塞处放入一个网状空心管就叫支架植入。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
加群: 各种专科护理微信群,赶紧加入
投稿: 欢迎护士相关的原创稿件投稿
视频号: 护理干货和大咖直播
关注 :按护士科室分类的微信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